首页>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杨凌示范区:防疫“不打烊” 监管“不断档”
时间:2022-01-10
来源: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本轮疫情以来,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闻令而动、全员在岗,坚持防疫“不打烊”、监管“不断档”,强化工作措施,突出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多点发力,全力保障市场秩序稳定有序。

统筹安排部署,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作为疫情防控市场监管组牵头单位,多次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示范区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对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同发力,多措并举补漏洞抓落实,全力筑牢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线。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疫情防控重点内容成立12个方面防控工作组,按片区组建5个网格化防控专班,采取“两级联动、部门联合、分片包抓”的工作方式,针对重点场所管控、冷链食品监管、食品药品流通、防疫物资质量和价格等民生领域,全面开展市场领域疫情防控工作。

(召开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召开示范区疫情防控市场监管组疫情防控部署会议)

紧盯重点领域,把好关键环节关口

一是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运用“陕冷链”追溯平台,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仓储、加工、销售、检测、消毒等重点环节排查管控,督促有关企业做好冷链食品及场地消毒,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监管等工作,保障进口冷链食品安全。按照中省、示范区冷链食品监管要求,将冷链食品、内外包装、经营场所环境和从业人员等环节均纳入“应检尽检”范围,对报备的进口冷链食品(原料)做到“随到随检、批批检测”,并联合疾控部门每周定期开展常态化冷链食品核酸采样工作。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累计核酸采样593份,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二是加强重点场所防控监管。加大对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宾馆等人流量较大区域管控力度,认真检查“测温、亮码、戴口罩”制度执行情况,督促落实人员配备、入场管理、环境消杀等措施,严格把好“人”“物”入口关。对照“陕冷链”录入信息,对冷链食品经营单位进货查验、储存条件等方面进行检查,督查经营户做到冷链食品全链条信息可追溯、有据可查。

三是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监管。持续加大对药店、医疗机构监管力度,要求药品零售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好“一退一止两抗”药品售卖时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实名登记上报等工作。同时加大对零售药店“一退一止两抗”药品管控排查力度,重点检查零售药店“一基本、一告知、三必须、三查验(一个基本询问、一次告知管控药品;必须戴口罩、必须测温、必须扫码;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查验管控药品进销存数量、查验陕药通登记上传情况)”,切实做到人清、药清、数清。

12月23日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农贸市场120次,餐饮服务单位1300家次,各类超市600家次、冷链食品市场主体500家次、药品经营零售企业330家次。责令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市场主体停业整顿20余家。

聚焦保供稳价,保障群众“菜篮子、米袋子”

及时发布《关于规范疫情期间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加大巡查力度,重点加强对市场米、面、油、蔬菜及各种肉类价格检查,对存在标价不规范的经营主体现场责令按照相关规定整改到位。在全区选取经营规模大、品种多、辐射能力强的3家超市和4家连锁药店为价格监测点,多频次、全方位开展价格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主动下沉一线,党员先锋冲在前

在全力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同时,主动沟通对接各街道办,组建29人的党员先锋队,细划为5个分队,下沉6个社区以及防控物资转运基地、疫情防控隔离点各1个,与社区干部、物业工作者并肩作战,坚守在执勤管理、排查登记、物资配送、秩序维护、信息录入、政策宣传各个岗位。同时,1人被任命为疫情防控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市场铁军”的干劲、冲劲,齐心打赢疫情阻击战。下沉以来,共受理疫情防控政策咨询100余起,督促外地返杨人员登记报备5人。

(召开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动员会)

(党员先锋队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积极帮扶市场主体开展核酸检测

为有效解决市场主体核酸检测不方便问题,主动与杨陵区妇幼保健院沟通对接,在常乐路综合市场入口处设立核酸检测点,动员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关注检测时间,组织指导经营户提前登记信息、配合检测,确保经营户每周做2次核酸检测。截止目前,共组织动员经营主体进行核酸检测324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认真履职尽责,切实保障隔离酒店食品安全

抽调专人成立隔离酒店食品安全保障专班,按照“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严格管控”的保障原则,对隔离酒店的供餐企业以线上视频和线上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监管,对检查存在问题,现在责令整改到位。同时要求供餐的隔离酒店严格按照《餐饮操作规范》加工制作三餐,认真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积极主动作为,做好进陕应急物资中转基地保障

按照示范区相关工作要求,及时成立工作专班,牵头制定《进陕应急物资中转基地入库物资核酸检测检查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与流程,依照《陕西省应急物资中转储运场工作指南》指导园区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要求,分区分类存、离地离墙放防控物资,确保防控物资质量安全,并邀请杨陵区疾控中心和检测机构对转运基地物资核酸检测开展全流程演练。

(在应急物资中转基地开展核酸检测全流程演练)

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制定印发疫情期间《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通知》,深入检查医院、车站、商超等疫情防控重点场所电梯使用单位,督促使用单位全面做好设备安全隐患自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定期对电梯进行清洁、消杀、通风等工作。截至目前,对6家隔离酒店特种设备安全进行检查,共检查电梯23台。

(维保人员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投诉举报渠道24小时畅通,坚持做到第一时间接收举报投诉并迅速进行处置,认真做好每一起投诉举报的受理、分派、处置、跟踪工作。在接收消费者咨询投诉过程中,主动做好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消费者疫情防控意识和消费安全意识。12月23日以来,累计接到投诉举报206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6400元。

(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受理消费者投诉)

强化机关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内部防护

加强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管理和机关大门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上岗制度,认真做好办事人员扫码、测温、登记等工作,坚持每天对办公场所重点区域开展2次消杀。本轮疫情以来,工作人员共开展核酸检测11次,累计1800余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来源: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