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类
签发人:张小平
陕市监函〔2025〕239号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552号建议的答复函
陈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中小微企业微违法采取包容审慎监管的建议》(第552号)收悉。中小微企业在我省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您的建议很好,主要涉及税务、环保等有关部门及市场监管职能,现结合市场监管职能答复如下。
一、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执法领域行风建设
一是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健全执法干部的成长、使用和激励机制。强化全省执法人员“分层分级”集中培训,用活用好总局执法稽查“云课堂”、优秀案例评审活动等平台和载体,综合运用集中培训、练兵比武、实战实训、案例评选、类案指导、执法指南等方式,开展“一周一法、一月一考”等全员学法活动,全面提执法队伍能力素质,解决部分执法人员观念固化、服务意识不足的问题。严格遵守廉政纪律,严禁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礼品礼金、索贿受贿、违规占用企业财物、接受利益输送。
二是印发执法规范文件。针对执法程序不完善、行为不规范、裁量不精准、类案不同罚等突出问题,推广规范化标准化执法模式,实现执法公正、透明和高效。制定出台执法行为、着装管理、执法办案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着装仪容、行为举止、执法用语及执法行为。出台《食品安全抽检案件查办工作指导意见》《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风险提示通报机制》,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提供制度保障。扎实落实总局《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着力破解以罚代收趋利执法、只罚不管简单执法、过罚不当机械执法等突出问题。用好全省行政执法办案系统,做好执法全过程网上留痕和大数据汇集,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照法定职能、职权和程序开展执法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方式、步骤、顺序、期限等实施。
三是出台减轻处罚措施。制定出台《陕西省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2022 版)》《陕西省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2022 版)》及《“首违不罚”清单(2023 年)》《轻微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2023 年)》,明确首违不罚18项、轻微不罚35项、减轻处罚27项。国家总局印发的《两个清单》明确12种不予处罚的情形(首违不罚8种、轻微免罚4种),将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标准化,有效遏制因执法部门逐利冲动或理解偏差导致的权力滥用问题。通过“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给予容错空间,降低其经营压力。
二、推行服务型执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执法模式。制定出台《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指导意见》,明确10项执法措施,设置8项执法形态,提出7项执法方式,主动融合“刚柔相济、宽严并举、管服结合、法理相融”4方面关系,通过“减、帮、服”3种方式,最大限度给予经营主体容错纠错空间,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树立执法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的思想,坚持执法“无事不扰”和服务“无处不在”,通过转变执法理念、优化执法方式、强化执法监督,实现监管、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法律、社会和政治“三效果统一”的目的。2024年全系统应用服务型执法案件5382件,为经营主体减免罚款7822.49万元,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586件。
二是开展柔性执法。市场监管部门是离市场最近、离群众最近的政府机关,服务企业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是职责所系。《指导意见》明确,深刻践行执法为民理念,更加谨慎行使法定权力,动态调整处罚事项《两个清单》,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可以不予处罚、减轻处罚的要坚决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在严守法律、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适时采取行政辅导、行政建议、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约谈、行政公示、行政回访等非强制性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主动纠正违法行为、消除危害后果。
三是加强政企互动。切实从地方发展、部门职能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相对人的主客观条件,综合权衡经济与社会效益,避免给相对人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认真研究行政监管执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主动挖掘助企为企服务举措,以有温度执法“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探索政企对接机制,建立联络员制度,强化沟通与反馈,了解龙头骨干企业需求,引导中小企业合理维权,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问题困难的"协调员"、市场开拓的"宣传员"。加强风险预警指导,依托市场监管数据资源,动态分析研判,发布提醒告诫指导。开展联合协作执法,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违法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严守“四个安全”底线,突出“三品一特”等重点领域,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拒不改正、屡查屡犯的相对人以及严重违反市场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依法予以严查重处。
一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精准打击,协同追溯,以办案带动监管,以执法践行履责,对发现涉及安全问题的违法线索,第一时间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坚守安全底线。加大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执法力度,严查各类侵害企业利益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
二是持续开展铁拳行动。聚焦民生福祉,聚力提振消费,以“服务民生、护航消费”为宗旨,下大力开展好“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坚持以“打假、处劣、治虚、惩偷”为重点,紧盯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偷工减料、缺斤短两、非法改装、商标侵权、虚假广告、“幽灵”外卖、电商领域“霸王条款”等民生领域的痛点问题,强化精准打击,集中查办大案,曝光典型案例,提升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效果
三是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拳头”作用,坚决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敢于斗争、敢于碰硬。对涉及安全的重点产品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对违法行为露头就打,绝不手软,持续释放执法办案的强大震慑效应。重视加强执法办案等数据多维度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善于通过执法办案消除“病灶”,高效精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