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类
签发人:张小平
陕市监函〔2025〕351号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325号建议的答复函
田少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网络游戏监管的建议》(第32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青少年网络游戏监管是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性工作,责任和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愈发突出,也成为社会关注与监管治理的重点热点问题。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青少年网络游戏监管,从网络游戏充值收费入手,不断规范游戏平台充值收费行为,强化各运营商价格收费监管,青少年网络游戏监管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网络游戏公司收费监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游戏公司充值收费,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充值收费行为持续加强监管,要求网络游戏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向8周岁以下儿童开放游戏充值入口,杜绝未成年人通过免密支付方式进行充值,严格执行明码标价相关规定,提升游戏充值的透明度,在网络页面中应完整展示充值支付获取的虚拟商品和服务内容,不得通过诱导方式反复充值。
(二)加强通信运营公司价格监管。指导各地采取调研座谈、提醒告诫等多种方式,督促相关通信运营商严格遵守价格法律法规规定,守法合规经营,不得实施串通涨价、虚构原价、虚假折价、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不得实施虚假宣传等行为,积极防范青少年利用话费划转等渠道方式进行游戏充值。
(三)强化网络游戏领域监管执法。通过12315投诉举报平台等渠道,积极受理网络游戏充值特别是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方面的投诉举报,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及时处理,严厉查处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于未成年人用成年人账号进行的充值操作,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退费等工作。2022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处理网络游戏充值相关投诉举报650余件,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缺少有效监管手段。大部分网络游戏平台和公司注册地不在陕西,遇到具体投诉举报时,市场监管部门大部分时候只能协助家长联系平台进行退费,对外省注册的游戏平台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鞭长莫及,缺少有效监管手段。
(二)退费维权成本过高。未成年人充值后,家长需提供充值记录、身份证明、亲子关系证明等多重材料,部分企业以“证据不足”等理由拖延退费。
(三)隐蔽扣费手段迭代。部分网游企业通过虚拟币转换、第三方代扣等方式规避监管,甚至利用“家庭共享账号”功能向未成年人账号转移支付权限等。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配合做好“手机话费划转充值”行为监管。一是配合网信和通信管理部门强化扣费授权验证,要求游戏企业及运营商在未成年人使用“话费支付”时,必须通过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双重确认,禁止默认开通“免密支付”。二是限制高风险支付场景,配合通信管理部门,要求运营商对未成年人手机号设置单日话费支付限额,并禁止夜间(22:00-8:00)大额充值操作。
(二)协助开展“未知短信直接扣费”行为监管。配合通信管理部门建立短信内容审核机制,要求所有含充值链接的短信需向通信管理部门备案,内容必须标明“未成年人需监护人同意”警示语,并对诱导性话术(如“免费领皮肤”“一键充值”)重点筛查。协助网信、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封堵技术扣费漏洞,对利用“静默安装”“伪装系统通知”等技术诱导未成年人点击扣费的企业,坚决协同依法打击。对发现的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持续加大游戏充值领域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一是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市场巡查检查,充分利用12315平台等渠道受理关于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的投诉举报,对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二是配合网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协助打击违规短信扣费、非法支付接口等灰色产业链。通过部门联动、多措并举、持续用力,切实维护全省网络游戏充值市场秩序。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