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081P/2025-00103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5-06-11 00:00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陕市监函〔2025〕367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6-12 08:49
来源: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B类

签发人:张小平

陕市监函〔2025〕367号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第105号提案的答复函

羿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取消专业机构服务库促进公平竞争的提案》(第10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持续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优化规范政府决策,维护促进市场竞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和行业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存在影响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制约国内市场畅通循环。您的提案反映问题切中要害,提出建议务实中肯,我们将认真研究,推动公平竞争法律政策实施。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深入研判专业机构服务库可能存在的排除限制竞争问题。以“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为代表的各类专业机构服务库等指通过一定方式产生的而专门建立的符合资格要求以备选择的供应商名单数据库。专业机构服务库是一定时期行政管理的创新作法,作为政务数据或服务库的一部分,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中部分专业机构服务库未公开入库标准及遴选程序,或入库标准为个别供应商量身打造,导致产生排除、限制竞争问题,但全面取消目前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财政部明确规定,除小额零星采购适用的协议供货、定点采购以及财政部另有规定的情况下,其他不得通过入围方式设置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作为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资格条件。

(二)高度重视因“库”产生排除限制竞争问题。国务院和财政部高度重视因各类“备选库”等产生的排除限制竞争问题,已组织多轮专项清理。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国办发〔2022〕30号),要求取消各地区违规设置的供应商预选库、资格库、名录库等。财政部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政府采购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专项清理的通知》(财办库〔2021〕14号)、《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财库〔2019〕38号),要求要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除小额零星采购适用的协议供货、定点采购以及财政部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对通过入围方式设置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作为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资格条件,妨碍供应商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做法一律清理。

(三)强化制度建设遏制因“库”产生排除限制竞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公平竞争审查,从源头减少因各类“库”的存在产生排除限制竞争问题。2024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2025年4月20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正式施行,明确要求“起草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不得含有下列限定经营、购买或者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以下统称商品)的内容:(三)通过设置不合理的项目库、名录库、备选库、资格库等方式,限定或者变相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

(四)强化行政垄断执法减少因“库”产生排除限制竞争问题。西安市房管局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曾建立“西安市房屋维修资金使用项目专业维修单位备选库”,对使用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房屋维修工程项目,中心推荐备选库内25家维修企业,经查构成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已依法纠正。我局认为设置企业“备选库...”等做法,如果是采取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动态调整方式的,相关“备选库...”可以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补充方式存在,但备选库的本质特征应是数据库,目的是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不能直接指定或变相指定经营、购买、使用库内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

(五)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政府不当市场干预行为,组织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先后共梳理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各类政策措施4.91万件,清理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政策措施221件,连续3年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相关专项行动。近期,我局又联合五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陕市监发〔2025〕175号),启动新一轮政策措施清理工作,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坚决清理各种违法设置的名录库、资格库、备选库问题,大力纠治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妨碍市场公平准入、构筑自我“小循环”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政府部门从全局层面领会破除地方保护的重要意义还不够透彻,缺乏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度对破除地方保护进行全局性、系统性思考。部分政府部门在管理方式上仍然存在较强惯性,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意识不强,导致地方保护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存在。

(二)体制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政府扮演公共服务提供者和经济发展投资者的双重角色,青睐税收贡献度高的项目和企业,倾向于通过差别待遇反哺本地企业,导致采取资源配置本地化和保护本地市场等有悖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行政措施。

(三)监管执法刚性约束力不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政策措施出台的前置关口,还存在审查质量不高、形式审查居多、实质性审查偏弱、审查范围和主体责任不清、部门间统筹协调难度较大等问题。行政性垄断监管存在执法手段不足、威慑力不强等问题,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还不适应。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实施。落实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着力优化审查机制,完善审查标准,健全抽查、公开及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机制,从源头防范出台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制度刚性约束,给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等行为设定“高压线”。持续健全完善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的监管执法制度体系和实施机制,开展好2025年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

(二)加强公平竞争监管执法。重点查处并通报一批通过设置不合理的项目库、名录库、备选库、资格库等方式,限定或者变相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要求设立分支机构或配套产业投资、歧视性优惠补贴及设置隐性门槛和壁垒等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持续深化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执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和改进行政性垄断监管执法,曝光典型案件,持续释放强监管、护公平、破保护、促发展的政策信号。

(三)加强统筹协同和宣传倡导。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职能作用,全力纠治行业领域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突出问题。加强破除地方保护的专题教育培训,强化“关键少数”破除地方保护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强化宣传倡导,持续办好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扎实推动《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宣贯落实,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衷心感谢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