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天赐安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 |
备案人 |
陕西华州营养健康食品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备案人地址 |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永安路广通公司北侧 |
备案结论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的规定,予以备案。 |
备案号 |
食健备G202561000351 |
附 件 |
1 产品说明书;2 产品技术要求 |
备 注 |
|
2025年01月26日
保健食品产品说明书
食健备G202561000351
────────────────────────────────────────
天赐安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
【原料】碳酸钙,氧化镁,L-抗坏血酸,富马酸亚铁,烟酰胺,dl -α-醋酸生育酚,氧化锌,D-泛酸钙,核黄素,盐酸吡哆醇,盐酸硫胺素,醋酸视黄酯,叶酸,D-生物素,维生素D3 ,氰钴胺
【辅料】山梨糖醇,食用玉米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硬脂酸镁,麦芽糊精,阿拉伯胶,葵花籽油,白砂糖,包衣预混剂(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亮蓝铝色淀,柠檬黄铝色淀,聚乙烯醇,磷脂,滑石粉,二氧化钛,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功效成分及含量】每片含:钙130.8mg、镁 33.1mg、铁 2.47mg、锌 2mg、维生素A 130.5µg、维生素D3 6µg、维生素B1 0.445mg、维生素B2 0.65mg、维生素B6 0.49mg、维生素B12 0.6µg、烟酰胺 4mg、叶酸 75µg、生物素 11µg、维生素C 20mg、泛酸 1.8mg、维生素E 3.3mg
【适宜人群】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4-17岁人群
【不适宜人群】3岁以下人群及成人、孕妇、乳母
【保健功能】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1 次, 每次 2 片,食用方法:口服
【规格】0.6 g/片
【贮藏方法】密封,常温保存
【保质期】24个月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适宜人群外的人群不推荐食用本产品。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同时食用。
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
食健备G202561000351
────────────────────────────────────────
天赐安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
【原料】碳酸钙,氧化镁,L-抗坏血酸,富马酸亚铁,烟酰胺,dl -α-醋酸生育酚,氧化锌,D-泛酸钙,核黄素,盐酸吡哆醇,盐酸硫胺素,醋酸视黄酯,叶酸,D-生物素,维生素D3 ,氰钴胺
【辅料】山梨糖醇,食用玉米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硬脂酸镁,麦芽糊精,阿拉伯胶,葵花籽油,白砂糖,包衣预混剂(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亮蓝铝色淀,柠檬黄铝色淀,聚乙烯醇,磷脂,滑石粉,二氧化钛,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生产工艺】本品经混合(混合30min)、制粒、干燥、压片、包衣、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
【直接接触产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名称及标准】
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应符合《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YBB00122002-2015。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
指 标 |
色 泽 |
包衣呈绿色,片芯呈淡黄色至黄色允许有杂色点 |
滋味、气味 |
具有本品特有的滋味、气味,无异味 |
状 态 |
片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
【鉴别】
无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检测方法 |
铅(以 Pb计),mg/kg |
≤2.0 |
GB 5009.12 |
总砷(以 As计),mg/kg |
≤1.0 |
GB 5009.11 |
总汞(以 Hg计),mg/kg |
≤0.3 |
GB 5009.17 |
灰分,% |
≤30 |
GB 5009.4 |
崩解时限,min |
≤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滑石粉,g/kg |
≤20 |
GB 5009.269 |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检测方法 |
菌落总数,CFU/g |
≤30000 |
GB 4789.2 |
大肠菌群,MPN/g |
≤0.92 |
GB 4789.3 MPN 计数法 |
霉菌和酵母,CFU/g |
≤50 |
GB 4789.15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0/25g |
GB 4789.10 |
沙门氏菌 |
≤0/25g |
GB 4789.4 |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检测方法 |
每片含 钙(以Ca计) |
125-150mg |
GB 5009.92 |
每片含 镁(以Mg计) |
32.5-40mg |
GB 5009.241 |
每片含 铁(以Fe计) |
2-3mg |
GB 5009.90 |
每片含 锌(以Zn计) |
1.55-2.5mg |
GB 5009.14 |
每片含 维生素A(以视黄醇计) |
105-200µg |
GB 5009.82 |
每片含 维生素D3 (以胆钙化醇计) |
5-7.5µg |
GB 5009.82 |
每片含 维生素B1 (以硫胺素计) |
0.4-0.75mg |
GB 5009.84 |
每片含 维生素B2 (以核黄素计) |
0.55-0.75mg |
GB 5009.85 |
每片含 维生素B6 (以吡哆醇计) |
0.4-0.75mg |
GB 5009.154 |
每片含 维生素B12 (以钴胺素计) |
0.5-0.75µg |
GB/T 5009.217 |
每片含 叶酸(以叶酸计) |
60-100µg |
GB 5009.211 |
每片含 生物素(以生物素计) |
9-12.5µg |
GB 5009.259 |
每片含 维生素C(以L-抗坏血酸计) |
17.5-35mg |
GB 5009.86 |
每片含 泛酸(以泛酸计) |
1.5-2.5mg |
GB 5009.210 |
每片含 维生素E(以d-α-生育酚计) |
2.75-4.5mg |
GB 5009.82 |
每片含 烟酰胺(以烟酰胺计) |
3.25-4.5mg |
GB 5009.89 |
【 重量差异指标 】
片剂的重量差异指标应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制剂通则”项下“片剂”的规定。
【原辅料质量要求】
1、碳酸钙:应符合GB 1886.2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的规定
2、氧化镁:应符合GB 1886.2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氧化镁(包括重质和轻质)》的规定
3、富马酸亚铁:应符合GB 1903.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富马酸亚铁》的规定
4、氧化锌:应符合GB 190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氧化锌》的规定
5、醋酸视黄酯:应符合GB 147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A》的规定
6、维生素D3: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维生素D3的规定
7、盐酸硫胺素:应符合GB 1475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1(盐酸硫胺)》的规定
8、核黄素:应符合GB 1475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核黄素)》的规定
9、盐酸吡哆醇:应符合GB 1475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的规定
10、氰钴胺:应符合GB 1903.4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氰钴胺》的规定
11、烟酰胺:应符合GB 1903.4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烟酰胺》的规定
12、叶酸:应符合GB 155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叶酸》的规定
13、D-生物素:应符合GB1903.25《D-生物素》的规定
14、L-抗坏血酸:应符合GB 147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规定
15、D-泛酸钙:应符合GB 1903.5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D-泛酸钙》的规定
16、dl -α-醋酸生育酚:应符合GB 147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E(dl-α-醋酸生育酚)》的规定
17、山梨糖醇:应符合GB 1886.1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的规定
18、食用玉米淀粉:应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玉米淀粉的规定
19、硬脂酸镁:应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硬脂酸镁的规定
20、聚乙烯醇:应符合GB 316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乙烯醇》的规定
21、滑石粉:应符合GB 1886.2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的规定
22、二氧化钛:应符合GB 1886.3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的规定
23、聚乙二醇:应符合现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
24、羟丙甲纤维素:应符合现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
25、柠檬黄铝色淀:应符合GB 448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铝色淀》的规定
26、磷脂:应符合GB 1886.35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脂》的规定
27、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应符合GB 255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的规定
28、亮蓝铝色淀:应符合GB 1886.2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亮蓝铝色淀》的规定
29、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应符合GB 1886.3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规定
30、阿拉伯胶:应符合GB 299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阿拉伯胶》的规定
31、葵花籽油:应符合GB/T 10464 《葵花籽油》的规定
32、麦芽糊精:应符合GB/T 20882.6 淀粉糖质量要求 第6部分:麦芽糊精的规定
33、白砂糖:应符合GB/T 317 《白砂糖》的规定
【包埋、微囊化】
表1.1、包埋(维生素D粉)
项 目 |
指标 |
感官要求 |
白色至淡黄色粉末;具有本品特有滋味和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
制法 |
本品经配料、混合等工艺制成 |
含量 |
0.25%-0.29% |
来源 |
维生素D3、阿拉伯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葵花籽油、麦芽糊精 |
水分 |
≤5.0% |
铅(以Pb计) |
≤2. 0mg/kg |
总砷 (以As计) |
≤1. 0mg/kg |
总汞(以Hg计) |
≤0.3mg/kg |
菌落总数 |
≤30000CFU/g |
大肠菌群 |
≤0.92MPN/g |
霉菌和酵母 |
≤50CFU/g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0/25g |
沙门氏菌 |
≤0/25g |
表1.2、包埋(维生素A粉)
项 目 |
指标 |
感官要求 |
淡黄色至黄色粉末;具有本品特有滋味和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
制法 |
本品经配料、混合等工艺制成 |
含量 |
10%-15% |
来源 |
醋酸视黄酯、阿拉伯胶、白砂糖、食用玉米淀粉 |
水分 |
≤5.0% |
铅(以Pb计) |
≤2. 0mg/kg |
总砷 (以As计) |
≤1. 0mg/kg |
总汞(以Hg计) |
≤0.3mg/kg |
菌落总数 |
≤30000CFU/g |
大肠菌群 |
≤0.92MPN/g |
霉菌和酵母 |
≤50CFU/g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0/25g |
沙门氏菌 |
≤0/25g |
表1.3、包埋(维生素E粉)
项 目 |
指标 |
感官要求 |
白色至淡黄色粉末;具有本品特有滋味和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
制法 |
本品经配料、混合等工艺制成 |
含量 |
45%-55% |
来源 |
dl-α-醋酸生育酚、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
水分 |
≤5.0% |
铅(以Pb计) |
≤2. 0mg/kg |
总砷 (以As计) |
≤1. 0mg/kg |
总汞(以Hg计) |
≤0.3mg/kg |
菌落总数 |
≤30000CFU/g |
大肠菌群 |
≤0.92MPN/g |
霉菌和酵母 |
≤50CFU/g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0/25g |
沙门氏菌 |
≤0/25g |
表1.4、包埋(生物素粉)
项 目 |
指标 |
感官要求 |
白色至黄色粉末;具有本品特有滋味和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
制法 |
本品经配料、混合等工艺制成 |
含量 |
0.8%-1.2% |
来源 |
D-生物素、麦芽糊精 |
水分 |
≤5.0% |
铅(以Pb计) |
≤2. 0mg/kg |
总砷 (以As计) |
≤1. 0mg/kg |
总汞(以Hg计) |
≤0.3mg/kg |
菌落总数 |
≤30000CFU/g |
大肠菌群 |
≤0.92MPN/g |
霉菌和酵母 |
≤50CFU/g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0/25g |
沙门氏菌 |
≤0/25g |
【包衣预混剂】
表2.1、包衣预混剂
项 目 |
指标 |
感官要求 |
绿色粉末,具有本品特有滋味和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
制法 |
本品经配料、混合等工艺制成 |
检查 |
杂色点检查符合要求 |
来源 |
聚乙烯醇、滑石粉、二氧化钛、聚乙二醇、羟丙甲纤维素、柠檬黄铝色淀、磷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亮蓝铝色淀 |
水分 |
≤5.0% |
铅(以Pb计) |
≤2. 0mg/kg |
总砷 (以As计) |
≤1. 0mg/kg |
总汞(以Hg计) |
≤0.3mg/kg |
菌落总数 |
≤30000CFU/g |
大肠菌群 |
≤0.92MPN/g |
霉菌和酵母 |
≤50CFU/g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0/25g |
沙门氏菌 |
≤0/2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