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市监通告〔2025〕8号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2024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现将2024年陕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报如下。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在用特种设备数量
截至2024年底,全省特种设备总量57.53万台(套),同比增长7.29%。按设备类别分,锅炉7823台、压力容器15.57万台、电梯28.43万台、起重机械9.26万台、客运索道37条、大型游乐设施789台(套)、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3.4万台。另有气瓶265.38万只、压力管道2.5万公里。(见图1)

图1 2024年特种设备数量分类比例图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机构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A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48人,B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2689人。综合检验机构11家,检验人员数量1051人。
2024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特种设备执法监督检查41566人次,监督检查各类企业21608家,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2457份,立案306件,责令停业1家,查封设备39台(套),经济处罚691.86万元。受理投诉6307件,办结6305件,投诉举报办结率99.97%。
2024年,系统内检验机构共检验270184台特种设备,其中对8647台特种设备及部件的制造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对50005台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监检率100%,对211532台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定检率99.98%。
(三)特种设备许可情况
全省共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气体充装)单位3097家,持有许可证3194张,其中:设计单位104家,持有许可证104张;制造单位272家,持有许可证277张;安装修理改造单位1447家,持有许可证1457张;移动式压力容器及气瓶充装单位1274家,持有许可证1356张。(见图2)

图2 2024年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分类比例图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024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安委会决策部署,严守安全底线,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三、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建立了省级117人的救援指导专家队伍、82人的事故调查专家队伍、13个省级应急救援单位434人的专业救援队伍。组织开展液化石油气泄漏和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不断完善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及时发布特种设备风险防范警示信息及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全系统举一反三。针对全国叉车事故易发多发,组织开展全省特种设备叉车作业人员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全年共计培训1421人次。积极发挥96333电梯应急救援服务平台救援保障作用,及时处置电梯应急事件18959起,解救被困乘客20044人,困人救援成功率100%,受理投诉1246起,投诉举报办结率100%,救援单位在30分钟以内到达救援现场占救援总数的98.92%。
四、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在省局党组安全生产监管总体构架下,全力推进“三防四抓三严”(防麻痹、防松懈、防大意;抓执行、抓应急、抓队伍、抓培训;严管、严查、严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系,明确风险防控目标,确定省市县所四级职能定位,制定10项风险防控措施,完善8项应急保障机制,部署15项重点任务,细化76项具体事项,实施挂图作战,指导全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控工作。
(二)夯实风险防控基础
召开特种设备领域重大风险分析研判座谈会,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专题片《安全生产、责任在肩》,分析研判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制定《陕西省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印发陕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预防体系建设方案(2024)》和《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清单(2024)》,指导各责任单位辨识评估排查特种设备全链条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着力构建特种设备全周期的科学监管体系,实现“风险底数清晰可控、部门监管扎实有效、企业责任落实到位、应急准备科学充分、防控体系运行有效”的安全保障目标。确定全省1250家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高风险企业清单,组织技术专家开展“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帮助高风险企业排查风险。
(三)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印发《开展特种设备领域安全管理规范化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省大型化工企业特种设备“两个规定”标准化建设现场观摩会议,通过示范引领,进一步督促高风险企业健全责任体系,规范“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强化主任责任落实,严守安全底线,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推动“两个规定”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四)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一是制定《陕西省特种设备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制度,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二是深入推进电梯安全筑底行动,印发《陕西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实施细则》,推动全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三是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八大类”专项整治,共检查使用单位1763家,查处各类违规行为28起,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0份。四是充分发挥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职能作用,联合省文旅厅在全省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四为主、四提升”专项整治工作,与行业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加大检查排查力度。
(五)持续推进城镇燃气安全整治
一是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城镇燃气专项整治要求,与省审改革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燃气气瓶管理工作的通知》,将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许可业务收回省级许可部门办理;二是对集中攻坚阶段液化石油气充装“全链条、大起底”排查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率100%;三是发布《燃气气瓶安全相关事项公告》,对非法充装等违法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一旦发现将吊销充装许可证或顶格处罚;四是召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和安全形势分析研判会,细化工作措施,推进重点工作。
(六)强化提升行风建设
制定印发《持续推进特种设备领域行风建设工作的通知》《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三书一函”工作机制的通知》《加强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全省特种设备人员考核发证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制度文件,检查企业80余家,责令停业整顿考试机构13家,行政约谈鉴定评审机构4家、撤销行政许可资格企业3家,立案调查检验机构2家。
(七)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一是组织全省80余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骨干培训,提高监察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二是赴各地市开展B类监察人员培训考核,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监察执法水平。三是举办《液化石油气钢瓶》和《液化石油气瓶阀》两项国家标准宣贯,加强安全监察队伍专业化能力。
(八)推进智慧监管建设
省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已全面上线,使用登记、检验检测等业务从传统线下办理模式向便捷高效的线上办理模式转变,实现了特种设备监管、检验、应急、安全追溯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的监管作用和服务效能,提升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提高了业务服务的智能、高效、便捷性。
五、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提升精细化监管能力。对全省特种设备实施高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分级分类监管。
(二)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全面推进特种设备企业、设备、人员智慧平台上线应用。
(三)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汇聚安全监察、检验检测、事故案例及舆情等信息,对全省在用特种设备实施动态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
(四)提升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对高风险企业实施一级风险管控,强化双重预防、两个规定落实,组织重大风险隐患排查,解决突出问题。
(五)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全面推进特种设备《两个规定》标准化规范化的推广应用工作。
(六)提升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将应急预案、应急专家、应急队伍、应急演练、应急可视化全部纳入智慧平台管理。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2月19日